台达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高速并条机设计

[复制链接]
查看806 | 回复0 | 2011-11-12 09: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1 引言
棉纺工程中的并条过程是现代纺纱技术提升纺纱质量的关键工艺。并条工艺输入的原料是来自前端梳棉工艺段的具有纱条初级形态的“生条”,并条工艺成品是经过并和、牵引、混合、成条四项工艺处理过的“熟条”。“熟条”通常经过盘条后由送交后端粗纱机。机电一体化并条机的关键技术是解决并条速度与并条质量的矛盾,又好又快的加工“生条”。
本项目研发的自动化高速并条机主要应用于76mm以下精梳、普梳棉、化纤和混纺工艺的并合牵伸,以提高棉条长片段均勻度及纤维的伸直平行,使不同品质的纤维在棉条中的混合更均勻。一般用于精梳机后一道工序,具有较好的熟条质量,尤其是表现在降低重量不匀率,改善条干cv(混合均匀度)值等方面均有明显效果,其质量指标达到或者优于相关国标要求,对后续粗纱机、细纱机与自动络筒机的成纱品质带来很大帮助。
2 工艺原理
并条工艺简要概括为并和、牵引、混合、成条4项功能。由于梳棉机生产的生条不匀率很大,纤维排列紊乱,直接纺成细纱质量很差,通过上述步骤有效改善条干均匀度即纤维状态。
(1)并合:将6~8根棉条并合喂入并条机制成一根棉条;
(2)牵伸:将棉条拉长拉细到原来程度同时改变纤维状态,可以有效地控制熟条定量;
(3)混合:用反复混合的方法进一步实现单纤维的混合,保证棉条的成分均匀,稳定成纱质量;
(4)成条:将制成棉条利用圈条盘有规则地放在棉条桶内,便于搬运,供下道工序使用。
3 项目设计
3.1设计概述
目前国产新型高速并条机设计速度一般在600~800m/min或以上,实际开車速度多在360~420m/min,国产新型高速并条机目前大多为双眼出条,少数采用单眼结构但是多用于配置瑞士乌斯特自调匀整系统的机型。新型高速并条机做了较大电气的变化,取消了原来一些机械结构,使用大量的电气控制,使机器性能大幅提高,新型高速并条机外观如图1所示。

图1 新型高速并条机
3.2设计项目
双眼输出;适纺纤维22~76mm;最高机械速度800m/min;采用开环控制的自调匀整系统,实现短片段的自调匀整,可改善棉条的不匀率和条干cv%值,加工出优质纱条;大量采用同步带传动,实现“无间隙”传动,噪声低,稳定牵伸,降低出条不匀;左右眼除自动换筒外其余均单独传动,可消除对牵伸传动的干扰;三上三下附导向皮辊压力棒双区曲线牵伸,上清洁采用回转绒布带或浮动金属棒、下清洁采用往复摆动式丁腈刮圈清洁装置;加压有气动加压和弹簧加压两种方式由用户选用,气体加压压力可调节;运用了可编程序控制器(PLC)、触摸屏显示、变频调速等技术,预留中央网络接口,可实现故障远程诊断;主电机变频调速,可实现平稳启动,加减速时间可调,自选最佳起动状态;液晶触摸屏显示实现人机对话,有中英文两种方式任选;加压摇架起落由气缸完成,按钮操作,圈条、前区、后区和导条四大张力牵伸均可实现多级调节,且无键连接,提高了适纺性能;吸风、上、下各由单独气管与吸棉箱联接,棉箱内自动拨落棉,保持吸风均匀,不会因落棉积聚过厚而影响吸风效果;具备自动剥棉、自动释压、自动换筒、自动润滑等功能 ,免去工艺变换轮,维护操作简单方便;自动换筒设有积极式断条机构,功能可靠;关键零件加工工艺先进,采用高精度是高质量熟条的保证;产品外型新颖美观。
4 基于台达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高速并条机
新型高速并条机采用全系列台达机电一体化技术,实现单一自动化平台工艺控制过程。控制系统框图如图2所示。项目由dvp60es00r2型plc负责控制全机的运行,同时配备dopa57gstd或者dopas57bstd型号触摸屏,plc与触摸屏之间采用rs232方式通讯,运用中文与图形符号显示产量、条速、转速、定长、班次等参数,并对出现的故障进行实时显示,使控制更加人性化,即利于全机的操作,也方便了管理,而plc与伺服驱动器以及e系列变频器之间通过modbusrs485方式实现数据交换和通讯控制。

图2 控制系统框图
本机主传动即一罗拉采用台达vfd055e43a型变频器驱动变频电机,通过台达es3-06cg6941型光学编码器将转速信号送到后级台达asda1521ma型伺服驱动装置,由伺服电机驱动二三罗拉运行,其中伺服接受编码器脉冲信号由plc依据标准定量与检测定量的差值运算结果后通过modbus总线方式发出指令,改变伺服电子齿轮比,从而达到动态改变牵伸比的目的,直到检测定量符合国标工艺要求。
项目实现以前的机型基于单板机控制,数码管显示,系统操作界面麻烦,电控系统的稳定性导致经常更换电路板。现在把台达的人机界面、es系列可编程控制器、变频器与伺服驱动器、编码器等应用在并条机控制上大幅度提高了机器的可靠性,因为不再需要先前的轻重牙齿轮机械装置,只需动态改变伺服电子齿轮比即可实现总牵伸倍数的改变,从而使得机器系统简洁可靠,操作维护简便,在变更生条种类时牵伸倍数由机器自适应调整,体現了在oem设备上台达产品整合的优势,贮存和显示內容广泛,自调勻整,张力控制,轻松实现班产/总产量自动统计,数据掉电保存等系統功能。
5 结束语
该纺机厂该机型自从2007年5月份在江苏江阴宇华化纤有限公司试用成功以来,由于产品良好的性价比,在国内诸如福建金源纺织、四川天娇纺织、荆门纺织等多家纺织企业进行大量的推广应用,截至如今已有120多台机器投入商用,产品受到纱厂欢迎,市场反映良好,为纺机厂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作者简介
魏新平 工程师 现任职于中达电通公司武汉机电处,负责产品应用项目的开发。
热帖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