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埋电缆如何划分

[复制链接]
查看2271 | 回复5 | 2011-9-24 19: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3电缆线路
7.3.1电缆选择
7.3.1.1电力电缆型号的选择,应根据环境条件、敷设方式、用电设备的要求和产品技术数据等因素来确定,一般按下列原则考虑:
(1)在一般环境和场所内宜采用铝芯电缆;在振动剧烈和有特殊要求的场所,应采用铜芯电缆;规模较大的重要公共建筑亦宜采用铜芯电缆。
(2)埋地敷设的电缆,宜采用有外护层的铠装电缆。在无机械损伤可能的场所,也可采用塑料护套电缆或带外护层的铅(铝)包电缆。
(3)在可能发生位移的土壤中(如沼泽地、流砂、大型建筑物附近)埋地敷设电缆时,应采用钢丝铠装电缆,或采取措施(如预留电缆长度,用板桩或排桩加固土壤等)消除因电缆位移作用在电缆上的应力。
(4)在有化学腐蚀或杂散电流腐蚀的土壤中,不宜采用埋地敷设电缆。如果必须埋地时,应采用防腐型电缆或采取防止杂散电流腐蚀电缆的措施。
(5)敷设在管内或排管内的电缆,宜采用塑料护套电缆,也可采用裸铠装电缆。
(6)在电缆沟或电缆隧道内敷设的电缆,不应采用有易燃和延燃的外护层。宜采用裸铠装电缆、裸铅(铝)包电缆或阻燃塑料护套电缆。
(7)架空电缆宜采用有外被层的电缆或全塑电缆。
(8)当电缆敷设在较大高差的场所时,宜采用塑料绝缘电缆、不滴流电缆或干绝缘电缆。
(9)三相四线制线路中使用的电力电缆,应选用四芯电缆。
7.3.1.2电缆截面的选择,一般按电缆长期允许载流量和允许电压损失确定,并考虑环境温度的变化、多根电缆的并列以及土壤热阻率等的影响,分别根据敷设的条件进行校正。若选出的截面为非标准截面时,应按上限选择。
7.3.1.3电缆线路应进行短路条件下的热稳定校验,但用熔断器作为短路保护的电缆线路允许不作校验。
7.3.1.4在电缆沟或电缆隧道内敷设的电缆,当确定其空气计算温度时,除采用规定的昼夜平均温度外,尚要根据电缆发热、散热和通风效果来确定。当缺乏计算资料时,可按规定空气温度加5℃考虑。
7.3.1.5当按短路热稳定条件确定的电缆截面大于按正常工作电流选择的截面时,应结合其他条件综合考虑,宜选择在短路时允许温度高的电缆。
7.3.1.6单根电缆穿管(管内无人工通风)并敷设于空气中,其长期允许电流的校正系数参照下列数值:
(1)低压电缆截面在95mm2及以下时为0.90。
(2)低压电缆截面在120~185mm2时为0.85。
(3)敷设在地中的单根电缆穿管时,其长期允许电流按敷设在空气中考虑。
7.3.1.7电缆不允许长期过负荷,在事故或紧急情况下(如转换负荷等)不超过2h的过负荷能力可为:3kV为10%,6~10kV为15%。
7.3.1.8沿不同冷却条件的路径敷设电缆线路时,其截面的选择见第8章有关规定。
7.3.2电缆埋地敷设
7.3.2.1当沿同一路径敷设的室外电缆根数为8根及以下且场地有条件时,宜采用直接埋地敷设。
7.3.2.2电缆在室外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不应小于0.70m,穿越农田时不应小于1m,并应在电缆上下各均匀铺设100mm厚的细砂或软土,然后覆盖混凝土保护板或类似的保护层,覆盖的保护层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
在寒冷地区,电缆应埋设于冻土层以下。当无法深埋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电缆受到损坏。
直埋深度超过1.10m时可不考虑上部压力的机械损伤。
7.3.2.3向一级负荷供电同一路径的双路电源电缆,不应敷设在同一沟内。当无法分开时,可按本规范第4.5.10条的有关规定执行。
7.3.2.4电缆通过有振动和承受压力的下列各地段应穿管保护:
(1)电缆引入和引出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基础、楼板和过墙等处。
(2)电缆通过铁路、道路和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等地段。
(3)电缆引出地面2m至地下0.20m处行人容易接触和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
7.3.2.5埋地敷设的电缆之间及与各种设施平行或交叉的净距离,不应小于表7.3.2.5所列数值。
7.3.2.6电缆与建筑物平行敷设时,电缆应埋设在建筑物的散水坡外。电缆引入建筑物时,所穿保护管应超出建筑物散水坡100mm。
7.3.2.7电缆与热力管沟交叉时,如电缆穿石棉水泥管保护,其长度应伸出热力管沟两侧各2m;用隔热保护层时应超过热力管沟和电缆两侧各1m。
7.3.2.8电缆与道路、铁路交叉时,应穿管保护,保护管应伸出路基1m。
7.3.2.9埋地敷设的电缆长度,应比电缆沟长约1.5%~2%,并做波状敷设。
7.3.2.10埋地敷设的电缆,接头盒下面必须垫混凝土基础板,其长度应伸出接头保护盒两侧0.60~0.70m。
7.3.2.11电缆中间接头盒外面应设有生铁或混凝土保护盒,或者用铁管保护。当周围介质对电缆有腐蚀作用或地下经常有水冬季会造成冰冻时,保护盒应注沥青。
7.3.2.12电缆沿坡度敷设时,中间接头应保持水平。多根电缆并列敷设时,中间接头的位置应互相错开,其净距不应小于0.50m。
7.3.2.13沿坡度或垂直敷设油浸纸绝缘电缆时,其敷设水平高差不应大于表7.3.2.13所列数值。
7.3.2.14电缆敷设的弯曲半径与电缆外径的比值,不应小于表7.3.2.14所列数值。
7.3.2.15电缆在拐弯、接头、终端和进出建筑物等地段,应装设明显的方位标志。直线段上应适当增设标桩,桩露出地面一般为0.15m。
7.3.3电缆在电缆沟或隧道内敷设
7.3.3.1当电缆与地下管网交叉不多,地下水位较低,且无高温介质和熔化金属液体流入可能的地区,同一路径的电缆根数为18根及以下时,宜采用电缆沟敷设。多于18根时,宜采用电缆隧道敷设。
7.3.3.2电力电缆在电缆沟或电缆隧道内敷设时,其水平净距为35mm,但不应小于电缆外径。
7.3.3.3电缆在电缆沟和电缆隧道内敷设时,其支架层间垂直距离和通道宽度不应小于表7.3.3.3所列数值。
7.3.3.4电缆在电缆沟或电缆隧道内敷设时,支架间或固定点间的距离不应大于表7.3.3.4所列数值。
7.3.3.5电缆支架的长度,在电缆沟内不宜大于0.35m;在隧道内不宜大于0.50m。在盐雾地区或化学气体腐蚀地区,电缆支架应涂防腐漆或采用铸铁支架。
7.3.3.6电缆沟和电缆隧道应采取防水措施,其底部应做坡度不小于0.5%的排水沟。积水可直接接入排水管道或经集水坑用泵排出。
热帖推荐
lkccwyp@163.com | 2015-4-22 08: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我爱梅西 | 2015-4-21 21: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jinyongtai2014 | 2015-4-21 15:4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
yhm321 | 2015-4-21 13: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pmr68 | 2014-7-30 20: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学习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