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两个“误区”

[复制链接]
查看1786 | 回复1 | 2011-11-24 15:4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误区之一,安全文化建设不仅是“政绩工程”。搞“政绩工程”不是坏事,只要前提是有利于职工群众,有利于企业安全高效发展的,这样的“政绩工程”是值得称道的,也是受职工群众拥护的。但如果安全文化建设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一味当成“取悦”、“媚上”的重要途径,那么安全文化建设就会走入“重表不重里”,“重虚不重实”,“重点不重面”的“形式主义”误区。安全文化建设必须与制度建设、与严格的管理结合起来,而不是挂几幅标语,喊几句口号,做几块牌板就有效果了,管理跟不上、安全不好、效益不好,安全文化建设就没有好的“平台”,也容易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有的矿井花不少钱制作的牌板,标识、标语很快就被人为破坏了,从员工这种“抵触心态”中,我们的领导班子应当深刻反思,我们常挂在嘴边的制度建设,不仅仅是管理制度建设,还有与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非常重要的分配制度建设。有人说“不研究分配的企业领导是不称职的”,没有“公平、公正、公开|”的分配制度,不能让职工心平、气顺,不能通过合理的分配激发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安全文化建设就没有“市场”,哪怕你“琳琅满目”的理念、规章制度牌板挂满“作业现场”,而员工“我行我素”的违章操作无人管理和监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种安全文化就是“表面文章”,就是急“功近利用”讨好上级领导的“政绩工程”,是作风问题,也是品质问题。
  误区之二,安全文化建设不是“易碎品”。安全文化建设实质也是一种思想建设,是企业将各类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理念通过文化宣灌的形式,让职工提高安全生产意识,规范操作行为,遵纪守法。是通过长期文化“渗透”,潜移默化地提升职工队伍安全思想素质。因为队伍结构,人员素质差异、地域等因素,各个企业有各自的“文化特点”,安全文化应当是从企业职工群体中提练出来的,不是照搬照套和“凭空想像”,职工普遍认可和接受是前提,重要的是要贯穿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不能搞“一阵风”,“短期行为”,上面要求了,就动一动,领导重视了,就绞尽脑汁“创新”,“贪大求洋”,不思考企业实际,不用心研究职工思想。安全隐患是导致煤矿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而煤矿员工队伍中普遍存在的行为“陋习”又是滋生隐患的主要因素,要从文化的角度纠正“陋习”,决非一时之功,必须“打持入战”,我们矿井的安全文化建设应当承担起纠正职工“陋习”的责任,应当把纠正职工的“行为陋习”作为“主攻”目标,树立长远的文化“介入”意识,不怕“打持久战”,要认真找准普遍存在于员工中的“行为陋习”,认真分析产生这些陋习的“素质因素”、“管理因素”、“责任因素”,“文化因素”;要广泛深入地组织职工开展针对本单位员工行为陋习的大讨论、座谈会,以各种形式开展经常性对“陋习”的“文化声讨”,形成强势安全文化宣灌,让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行为陋习”对生命安全的莫大危害;在安全文化视觉“冲击”,思想引导的同时,重点加强针对陋习的安全法律、法规以及各类规章制度的宣传灌输,让员工真正掌握哪些行为是违章行为,哪些行为将容易导致人身伤害,在长期的文化引导中规范操作行为,从而减速少意外事故的发生,让安全文化建设真正发挥长效作用。

热帖推荐
yhm321 | 2014-1-23 06: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8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